•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禾花社区兴联工业区三巷1号1栋101

德克萨斯州成墨西哥出口“超级枢纽”!Pemex放大招推可持续计划,墨西哥海关严打走私骗税


德克萨斯州吸走了墨西哥40%的出口额,Pemex启动“史无前例”的绿色改革计划,而墨西哥海关也开始全面整顿走私与虚报乱象——这三则新闻表面上各自独立,实则共同指向一个本质:墨西哥正用制度和政策工具重构其对外贸易与产业秩序。


墨西哥,正在从一个“替代品”市场,变成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战略市场。



一、德克萨斯州占墨西哥40%出口份额,成为USMCA中的“超级通道”


据《Forbes》6月19日报道,德克萨斯州正日益成为美墨加协定(USMCA)下最关键的节点之一。


该州是墨西哥制造商品与服务的最大买家,承担了墨约40%的国际贸易总量,尤其集中于中间品、能源与汽车零部件等领域。


Actinver首席经济学家恩里克·科瓦鲁比亚斯指出,拉雷多-新拉雷多口岸如今处理了超过半数的美墨贸易流量,而德州政府正不断投入技术设备,利用摄像头与AI手段提升边境检查效率。


尽管关税谈判多发生在华盛顿,但德州本地的商界游说力量强大,已深度参与墨美供应链重构。


他指出,近年来德州资本已投资墨西哥多个行业与边境口岸基础设施。


此外,墨西哥对美出口高度集中于德州、加州与密歇根州三地。


这意味着一旦某州政策收紧,将对整体出口体系造成连锁冲击。


专家强调,USMCA维系着三国间高度一体化的产业合作,任何波动都可能撼动整条链条。




这一格局表明,墨西哥对美贸易几乎被绑定在德州这一个节点上,“出口命脉被一个州掌控”的结构性风险已非常明显。


一旦德州在中美贸易摩擦、移民政策调整等背景下采取强硬措施,势必导致口岸拥堵、订单延迟,影响外贸企业的整体交付能力。


对于大量在墨设厂、依赖出口美国产业链的中国企业而言,是时候重新审视通道安全和贸易结构的健康度了。可考虑:


规划“德州以外”的备用通道,如亚利桑那州的诺加莱斯(Nogales)或加州的蒂华纳(Tijuana);


在德州周边设立分拨仓与应急物流枢纽,避免货物积压风险;


跟踪德州州政府政策、边境管理趋势与交通数据,纳入运营风险监控体系;


与具有多通道操作能力的本地清关物流企业合作,增强跨境韧性。


墨西哥出口通道高度集中在德州的结构性问题,已从“地理现象”演变为“政策风险”。


一旦边境政策波动,将牵动整条对美供应链。


中国企业在墨布局时,必须将通道多样性与物流安全纳入中长期战略考量,避免“单点依赖”引发的系统性震荡。




二、Pemex提交“更具雄心”的可持续发展计划


据《El Financiero》报道,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(Pemex)正筹备一项比2024年更具雄心的可持续发展计划,旨在推动脱碳进程,加速能源结构转型。


SEMARNAT气候行动政策总监安德烈亚·乌尔塔多表示,Pemex新管理层展现出更强环保意愿,目前已就具体措施召开三次会议,重点包括炼化厂甲烷减排与排放控制。


墨西哥气候倡议组织执行董事费尔南德斯指出,新战略预计将从Pajaritos和Cáctus工厂率先启动甲烷减排试点,未来还将涵盖更多炼化设施。


相比上届政府几乎缺乏系统性环保规划,当前Pemex的重组与新任高层的环保态度,标志着其脱碳路径正逐步走向实质落地。


这项改革也与总统谢因鲍姆政府2030年减少1.4亿吨碳排放的国家目标高度契合,或将成为推动墨西哥气候政策迈向执行层面的关键一步。




Pemex的改革不仅关乎能源公司本身,更将外溢影响整个产业生态,特别是能源价格、供给结构和环保标准的变化。


工业园区、高耗能制造业、重型交通等都将被纳入更高门槛的环保监管体系。


对于高度依赖Pemex成品油和天然气的中国制造企业来说,若不提前做好绿色适配,将可能面临环保审批推迟、能源合规成本激增甚至被迫限产的风险。


为了更好融入墨西哥“绿色工业新逻辑”,中国企业可采取以下策略:


将能源采购纳入ESG合规体系,建立碳排核算与能源效率监测机制;


适配绿色改造项目,如更换低碳设备、优化燃料结构;


对接Pemex或其供应链中的绿色服务外包项目,参与节能系统改造或技术支持;


对涉及环保审批的项目提前规划申报材料和评估报告,降低合规压力。


Pemex的绿色改革不仅是能源企业的自我革命,更是墨西哥制造生态的“门槛再造”。


环保不再是可选项,而是制度性门票。


中国企业要想在墨西哥站稳脚跟,必须将绿色能力建设纳入合规体系,从源头适应“高标准、慢节奏”的监管逻辑。




三、墨西哥海关打击走私和税务欺诈计划,系统性合规压力加大


墨西哥打击走私和税务欺诈的行动正在进入新阶段。


《Forbes》6月19日披露,墨西哥海关协会(CAAAREM)已向经济部提交一项全新提案,


旨在从制度层面支持国家整顿非法贸易行为。


协会指出,走私与税诈不仅侵蚀国家财政,更破坏本地产业生态,损害海关系统声誉,甚至令守法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。


尤其是纺织、服装、鞋类等行业,长期受到非法商品冲击,已成为改革的重点对象。


为此,CAAAREM提出建立一个“商业欺诈观察站”,参考世界海关组织的标准框架,覆盖通关前、中、后的所有环节,形成全流程的监测和打击机制。


该观察站将联动政府各部门与私营企业,目前已与全国工业联合会(Concamin)以及部分行业商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。


与此同时,改革还将辅以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。


例如,长期被SAT(税务总局)使用的低估预警系统 SAORS 将进一步升级,并用于甄别虚报价值、伪报来源等常见违规行为。


在制度建设方面,CAAAREM还向经济部递交了五项配套措施,包括:


加强对IMMEX公司和保税仓储系统的监管;


规范快递公司入境货物操作流程;


推动信息整合,优化“合并通知”传输机制;


完善VUCEM电子平台上传的舱单数据使用效率,以降低通关风险;


系统化管理外国商品进入墨西哥的全流程。


海关系统负责人表示,新的监管工具将聚焦“更早发现、更精准打击”,并强调:“当监管部门、海关从业者与企业形成合力时,非法操作将无所遁形。”




墨西哥的这轮改革核心在于“信息透明化+责任可追溯化”,意味着未来再想通过中间商“低报价值”、平台走灰色通道的操作,风险将大幅上升,且可能由发货企业直接承担法律后果。


过去那一套“低价偷税、快速走量”的方式将逐渐成为高风险操作,对正通过跨境电商、外贸代理等形式进入墨西哥的中小中国企业构成较大挑战。


为了适应新政环境,企业应迅速调整操作策略:


审计现有报关单据与产品申报体系,确保发票与实际货值一致;


选用合规经验丰富的本地清关公司,而非平台中介式服务商;


对于多渠道销售商品,统一标准价格申报,规避“同品多价”触发系统预警;


提升合规意识,在采购端、定价端与物流端形成内控闭环,减少法律连带风险。


墨西哥清关制度正经历“由宽转严”的关键时刻,传统的灰色路径与偷税低报逻辑将被系统化手段全面压缩。


对中国企业来说,墨西哥市场不再适合“快进快出”,而需要以合规、透明和风控为前提,搭建长期稳定的跨境运营体系。



写在最后:墨西哥正构建“制度护城河”,企业要比拼的是合规与深耕能力


三则新闻看似分别聚焦贸易通道、国企改革与关务管理,实则透露出同一趋势:墨西哥不再是那个“宽松、低门槛”的中转地,而正在变成一个有制度、有要求、有底线的区域战略市场。


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这意味着两个“游戏规则”的切换:


由“跑得快”向“站得稳”转变,低价套利与灰色操作的空间将迅速缩窄;


从“短期项目思维”转向“长期战略投入”,在合规、环保、物流节点、信用评级等方面建立长期机制。


换言之,未来的墨西哥市场不属于谁来得早,而属于谁准备得最深、最规范、最具战略耐力。